-
-
惠安镇老街:繁华淡去韵犹存
背景提示:惠安镇老街位于惠萍镇惠安村,曾是启东东部的一条著名街市。据史料记载,惠安镇老街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,长约1500米,宽约2米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这里商铺林立,旗幡招展,盛极一时。后随着时局的动...
寻访老街 2010-11-10
-
-
川流港老街:铁血锄奸抗日伪
川流港老街位于近海镇川流港村。据《启东文史》记载:川流港的由来是下海的渔民和经商的人们川流不息,故称之为“川流港”。老街长约350多米,东西走向。抗战前,老街从东市梢朱文明豆腐店到西市大桥间共有十几家...
寻访老街 2010-10-12
-
-
富安镇老街:记录为了“富安”的抗争
富安镇老街位于合作镇中央镇村,毗邻北通沙河与大敞滧河,周边有富兴镇、二滧镇、中央镇、曹家镇。据史料记载,这条街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,由当地知名乡绅所建。当时街道两侧只有百来间店房,街长不足百米。这里曾是...
寻访老街 2010-10-12
-
-
南阳镇老街:抹不掉的红色印记
南阳镇上的文达、介山是两条连贯在一起的老街,东西走向,长约500多米,位于新镇区北侧约150米,街名以烈士徐文达、沈介山命名。老街总体上依然保持着建街时的旧格局,全是清一色的石板路,下有暗道排水,两旁...
寻访老街 2010-10-12
-
-
核心街:岁月记下坚贞气节
核心街位于近海镇向阳村。上世纪30年代,向阳村地段还是一片黄海滩,方圆数十里无一条集镇。随着滩涂的逐年开垦,人们从四面八方迁来,商贸流通业开始兴旺起来,逐渐形成了一条1.5公里长、2.2米宽的南北向街...
寻访老街 2010-10-12
-
-
海复镇老街:血雨腥风铸丰碑
据市委党史办提供的《海复乡史》记载,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,海复镇逐渐兴盛,外来商人和本地富人纷纷在逸先街、烈民街、北新街、胜利街设店经商。在北新街和胜利街的后街,原有一座江家宅,是当时通海垦牧公司经理...
寻访老街 2010-10-11
-
-
曹家镇老街:沧桑行走写荣光
据启东县志记载,位于合作镇的曹家镇曾经是个大镇,镇上建设、中心、建生、新民四条老街承载了当年的繁华与荣光。 在岁月的洗礼下,老街就像是一位位迟暮之年的老人。行走在宽不足两米的老街上,相对于热闹的新街,...
寻访老街 2010-10-11
-
-
久隆老街:见证抗日烽火岁月
久隆老街位于现在的王鲍镇政府北侧20米左右,长约1.5公里。5月19日,记者踏上了这条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街,青石与侧砖铺就的街面凹凸不平,街两边的破旧小屋大多已人去屋空,景象冷清。但据当地居民介绍,这...
寻访老街 2010-09-27
-
-
竖河老街:罢市抗日英雄地
5月13日,抵达竖河镇老街时,时值中午,阳光暖暖地洒在白色的水泥街面上,与街两边黛瓦灰墙的破败小屋极不协调。说是老街,但以现在的眼光看,这条长200米、宽不足4米的街面倒不如称巷子来得更为恰当。街口,...
寻访老街 2010-09-25
祝寿“装三盆”
【流布区域】黄振家父子家住启东聚阳镇,“装三盆”开始在聚阳镇南北三埭流布,后来黄家父子在海复镇开了一家店,装三盆就流传到海复一带。聚阳镇东市梢王庆祥在黄正家处学得手艺,现黄庆祥在汇龙镇装三盆,此画灶花
【流布区域】启东、海门、崇明等沙地人家。 【历史沿革】1949年前,农村贫困,用砖砌灶的人家少,只是有钱人家砌灶画灶花,1949年以后,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,砌灶、画花的人也渐渐多了,1970年到孙中山授印的启东首任县长袁希洛轶事
袁希洛,上海宝山人,同盟会会员,1928年启东设县后的首任县长。袁希洛的一生颇为传奇,经历十分丰富,这里选取其中一二。 1 为孙中山授临时大总统印 袁希洛在1957年撰写了《我在辛亥革命时的一传统竹编工艺
【流布区域】原新港地区。 【历史沿革】一百多年启东为防大水冲击,泥土流失,大片种竹,竹园较多,竹根盘根错节,固土保泥,勤劳智慧的启东人民在一根竹头上开掘许多工艺品和日常生活用品。 传承人徐继扬的竹